肛周脓肿是由于肛门周围皮肤深部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多由细菌感染、积脓所致。致病细菌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或大肠杆菌等。肛门周围的炎症可以思考为人体反应的一部分,其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周围组织免受感染或其他损伤。不过,肛门周围的炎症也可能会导致疼痛、痛苦和不便的情况。
围手术期间肛周脓肿的治疗方式是拆除包裹病灶部位的化脓物并在脓肿内部植入引流管引导排出脓液,并进行手术缝合。在进行手术缝合后,下一阶段是拆线。拆线的时间一般在术后7-10天。如果拆线时间过早,则术后伤口的愈合不完全,造成愈合时间延长甚至再度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术后需要注意局部休息,避免疼痛和局部绷紧引起的伤口破裂。肛门周围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外界感染。口服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减少拆线后的术后感染风险。此外,暖水座浴可以缓解排便时的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在饮食方面,建议少吃辛辣刺激,多吃清淡的流质食品。
若肛周脓肿症状出现严重的疼痛、肿胀、发热、便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放任症状不治疗,肛周脓肿可能会持续恶化,甚至破溃。另外,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若患者曾多次发生肛周脓肿或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等诱因,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专业医生可对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预防是最重要的,平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减少促发肛周脓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