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后,由于皮肤尚未完全发育,身体具备的调节温度的能力也不强,因此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避免给婴儿洗澡。一般来说,新生婴儿出生后头几天不应该洗澡,等到脐带脱落后至少过了一周的时间再考虑给婴儿洗澡。
也有一些医生建议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不给婴儿洗澡。这是因为在婴儿刚出生时,它的皮肤表面还有羊膜脂印,这是一层白色的油脂,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这层油脂可以保护婴儿的皮肤不受到外界刺激,直到脱落后的1-2周内,即可给宝宝洗澡。
在给婴儿洗澡时,家长需要选用温水,将宝宝的脖子以下部分浸泡在水中进行清洗,在清洁婴儿身体的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用无刺激性、澄清的液体肥皂洗澡。不要使用香料、染料等添加剂过多的肥皂或沐浴乳,以免刺激婴儿的皮肤;
2)尽量避免说话以及哭闹的声音,可以给宝宝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使宝宝平静下来;
3)清洁婴儿身体的时候,不要用力擦拭身体,可以轻轻按摩洗澡,在清洗宝宝头发时也要尽量轻柔,避免拉扯宝宝的头皮;
4)洗完澡后,要及时将宝宝身上的水分擦干,尤其是要擦干宝宝的皮肤皱褶部位;
如果宝宝有皮肤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再进行洗澡。特别是对于疱疹、湿疹等皮肤病的宝宝,需要特别注意洗澡的频率和肥皂的用量,以免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病情。
同时,在为患有皮肤病的宝宝洗澡时,家长需要使用温水,避免热水、冷水过度刺激,洗澡后建议将宝宝身上的水分尽快擦干,可以在擦干宝宝身体之后,再给宝宝涂上润肤霜进行保湿。
对于新生婴儿来说,洗澡的时间和频率需要慎重考虑。通常,每周一次的洗澡已经足够,这样可以保证宝宝的皮肤不受到过度刺激和干燥。在洗澡的时间上,可以选择在白天或者晚上洗澡都可以,但一定要选择气温适宜、室内温暖的时间进行,避免感冒或者着凉。
对于长时间在户外的宝宝,可以在回家后用温水擦拭身体,有效清洁污垢和汗液,也能够帮助宝宝舒缓肌肉,增强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