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囊又称为妊娠囊或卵泡囊,是孕早期形成的一种液态囊泡,主要起到维护孕早期胚胎的生长和发育的作用。当受孕后,卵子会在输卵管内受精,然后进入子宫腔,大约在受精后的第6-11天,卵子就会抵达子宫,此时卵黄囊便开始形成。
卵黄囊在生长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体积逐渐变大。一般来说,怀孕5周左右,卵黄囊大小约为5-10mm,此时也可以通过B超观察到。
胎芽是指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过程后所形成的初步器官群,大约在受精后的第3-4周就可以通过B超观察到。此时的胎芽大小约为0.2-0.3厘米左右。
胎心是指孕早期形成的一种心脏组织,产生于第4周左右,此时的胎心可以通过B超或听诊器进行观察。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孕早期胎心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有时候可能会找不到胎心,这并不代表胎儿出现了问题。
胎芽和胎心的发展速度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加快。通常来说,孕8周左右,胎芽已经完全形成,大小约为2.3-3.5厘米,此时可以看到明显的胎心跳动。随着孕周继续增加,胎芽的器官也逐渐形成,生长速度也逐渐加快,同时胎心的频率也会随之增加。
孕17-28周为妊娠中期,此时的胎儿已经比较稳定,各种器官也已经形成。此时可以通过B超观察胎儿的各个器官是否发育正常,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胎儿的性别等信息。此时的胎芽大小一般在5-10厘米之间,胎心频率也在140-180次/分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