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构建儿童骨骼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参与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儿童时期是骨骼发育最快的阶段,钙的摄入对于骨骼的生长、形成和重构都至关重要。如果缺乏钙,孩子容易出现生长缓慢、牙齿脆弱等问题。
在生长期,孩子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钙。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0-6个月婴儿需要摄入400毫克/天的钙,7-12个月婴儿需要摄入600毫克/天的钙,1-3岁儿童需要摄入800毫克/天的钙,4-6岁儿童需要摄入800-1000毫克/天的钙,7-8岁儿童需要摄入1000毫克/天的钙。标准摄入钙量与孩子体重、食欲、肠道吸收等因素有关。
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补钙:
(1)饮食习惯:孩子是否喜欢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腐、虾皮等。如果孩子偏食、挑食等,建议适量补钙。
(2)缺钙症状:孩子是否出现了缺钙的症状,如手脚抽筋、牙齿出现黑斑、生长迟缓、易碎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补钙。
(3)血钙检查:孩子是否进行了血钙检查,如果血钙偏低,则需要补钙。
补钙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期评估。建议父母每年带孩子进行一次体检,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等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孩子是否需要补钙。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出现了缺钙症状,建议进行4-8周的补钙疗程。但如果孩子的饮食习惯不好,建议长期补充适量的钙剂。
孩子补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补钙剂的种类: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种类的补钙剂。如果孩子吸收不好需要选择吸收好的钙剂,如果孩子喜欢吃甜的,可以选择口感好的钙剂等等。
(2)补钙剂的用量:补钙剂的用量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重量、补钙剂的含量等来确定。用量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用量过少则达不到补钙的效果。
(3)补钙剂的时间:建议孩子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服用补钙剂,以充分吸收,同时孩子还需要注意钙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问题。在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要先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同时服用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