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产后大概要流多久血 产后流血周期是多久?

产后大概要流多久血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由子宫脱落的胎膜、胎盘及胎儿娩出口流出的鲜红色血液,俗称 “红潮”。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急救情况,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孕产妇的一系列并发症,如产后感染、休克等。因此,孕产妇要认真了解产后出血的情况,学会正确处理。

1、产后出血时间

产妇经过分娩后,由于子宫内膜的撕裂和胎膜、胎盘剥离等原因,子宫会持续收缩,将剩余组织和血液排出体外,这就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时间一般持续在3-4周内,这个时间因个体差异和分娩方式的不同而异,一般正常情况下,产后血量会逐渐减少,颜色由鲜红色变成浅红色,直至全部恢复正常,停止出血。

2、产后出血量

产后出血的量一般在分娩后2小时内最多,随后逐渐减少,到产后第2-3天时量可减至每日不足100ml。正常情况下,产后出血总量约为400-500ml,如果超过500ml就需要引起重视,出现严重的出血量称为产后大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产后出血情况也不同,有些孕妇会有过量出血的风险,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3、产后出血颜色

产后出血一开始是鲜红色的,然后慢慢变成淡红色,最后变成白色。出血的颜色变化是由于宫颈口、阴道和子宫颈部的愈合过程,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出血颜色也会逐渐变淡。如果在产后出血的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出血后,突然增多,颜色也变得鲜红,这时要引起注意,这可能是因为宫缩和止血有问题导致。

4、如何处理产后出血

轻度产后出血时,产妇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快速转身以及过于频繁的换位,避免发生新的出血。可以采用增加间隔时间、吸氧降低子宫平均压等措施进行止血,如果长期出血严重,仍需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产后出血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孕产妇要认真了解相关知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