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粪便通常是黑绿色的胎便,这是因为在宫内胎儿会吞咽大量的羊水,导致羊水中的排泄物混合于胃液、胆汁和其他消化物质后,形成的黑绿色物质。
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后12-24小时内会第一次排便,这是由于孩子在出生时会吞下大量胎粪和羊水,需要通过排泄来清除肠道中的废物。之后,新生儿每天的排便次数会逐渐增多,有的儿童一天甚至可以拉4、5次甚至更多。
新生儿排便时间的规律性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婴儿自身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是影响宝宝拉粑粑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喂养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排便的次数多于人工喂养的婴儿,一般情况下一个小时内就可以便便了,并且排便的次数也会更多,这是因为母乳中的脂肪酸、蛋白等有助于刺激肠蠕动。
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因为配方奶制作难度在母乳水平之下,所以其消化不易。新生儿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完全,需要适应人工喂养的饮食习惯,每天需要拉一次到两次粑粑,而且拉粑粑和吃东西之间的时间一般是很长的。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如果拉粑粑的时间表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家长引起重视,及时处理。主要的异常情况包括:
1)新生儿大便中带血或者颜色不正常;
2)新生儿已经超过24小时没有排便;
3)新生儿粪便呈现异常气味,明显偏臭;
4)新生儿排便时神情疼痛或者拉便便次数少于常规。
家长在照顾新生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乳时不用担心孩子吸完之后没有“干净”,因为一般情况下孩子不会停止吸乳直到奶水被吸净。如果母亲由于某些原因暂时无法喂奶,可使用吸奶器收集乳汁。
2)家长可以平时适量按摩宝宝的小肚子,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肠道蠕动。
3)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活动、睡眠、饮食等情况,并及时处理各种异常现象;
4)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