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皮肤非常柔嫩,容易受到损伤,常见的原因包括:
1)产生力psl。在母亲的生产过程中,宫缩会使胎儿深受压迫,从而造成皮下出血、水肿和瘀伤。
2)仪鞋误伤。因为新生儿的动作不自主,时常会发生脐带牵拉、把握手、脚趾等自发性运动,导致皮肤摩擦、磨破和划伤。
3)日常护理不当。护理不当也会造成皮肤损伤或者细菌感染,例如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洗液、把浴水温度调得过高等等。
新生儿的皮肤受伤类型较多,常见的包括瘀斑、烧伤、擦伤等。
1)瘀斑。瘀斑是皮下小血管破裂后的出血病变,通常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在一周内自然消退。
2)烧伤。由于新生儿的皮肤特别薄,很容易受烫伤。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患处,并就医治疗。
3)擦伤。对于轻微擦伤,可以用清水洗患处,并轻轻擦干;对于严重的擦伤,需要就医处理。
要想避免新生儿皮肤受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1)妊娠期必须做好防跌倒、防滑等工作,防止母亲意外伤害胎儿。
2)新生儿出生后,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导进行日常护理,如剪脐带、清洗皮肤、备好合适的睡袋、换洗合适的尿布和衣物等。
3)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宝宝过热或者过寒。
对于新生儿的皮肤受伤,需要做以下护理工作:
1)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防止细菌感染。
2)涂抹适当的紫药水或其他药物,助于防止感染和愈合。
3)保持宝宝的皮肤干燥,预防湿疹和其他皮肤病。
4)如果伤口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