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必须要在第一次吃母乳的1个小时内完成第一次小便,因为宝宝的肚子非常小,一次只能喝很少量的奶,而且初乳还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能促进便便,从而排除宝宝体内的胆红素,避免宝宝黄疸发生。
哺乳不仅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和便便,还能够使宝宝和母亲之间建立起亲昵的联系。此外,母乳还能够传递母亲的抵抗力,对宝宝的作用非常大。
但是,每次哺乳后需要进行拍嗝吗?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需要拍嗝。
当新生儿吃奶时,可能会吞入空气,导致肚子里有气泡。如果不及时排出这些气泡,就会引起腹胀、肚子胀痛等不适。而宝宝自己还没有能力将这些气泡排出,就需要通过拍嗝来帮助宝宝排气。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并且吃完奶后没有表现出胀气的症状,那么宝宝就可能不需要特意拍嗝了。而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在喂奶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倾斜奶瓶的方法,避免让空气进入宝宝的肚子中,从而减少宝宝需要拍嗝的概率。
每个宝宝的消化能力和肠胃状况都不同,所以要根据宝宝的具体需要来确定是否需要拍嗝。
正确的拍嗝方法能够帮助宝宝轻松排出肚子里的气泡,避免宝宝胀气的不适。下面是正确的拍嗝方法:
1、让宝宝保持直立姿势,可以将宝宝抱在肩上,手指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
2、让宝宝靠在你的大腿上,一只手轻轻地拍打宝宝的背部。
3、让宝宝侧躺在你的大腿上,头部稍微高于身体,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
需要注意的是,拍嗝力度不要太大,以避免伤及宝宝的身体。同时,如果宝宝不需要拍嗝,也不要强迫宝宝去拍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