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黄体是受精卵着床后产生的化学分泌物,其分泌量与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息息相关。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孕黄体逐渐增大并分泌越来越多的激素,同时,胚胎也开始在子宫内发育生长,最终会形成一个叫做胎芽的结构。
通常情况下,在怀孕第5周左右,孕黄体的分泌量达到高峰时,胚胎也就开始出现了胎芽。胎芽先是一个很小的结构,但是随着胚胎的发育,它会不断的生长发育并分化出各种类型的细胞,最终会变成胎儿的身体。
胎芽的大小和形态取决于胚胎发育的阶段。在第5-6周,胎芽大约只有3-4毫米左右,看起来像一个小豆子;到了第7-8周,胎芽的大小变成了10毫米左右,开始呈现出人类的形态,并且会分化出头、颈、四肢和躯干等基本部位;到了第9-10周,胎芽的大小已经达到了3厘米左右,开始有了一些关键器官的形成,如心脏、肝脏、脾脏等。
胎芽的检测通常是通过B超来进行的。一般来说,在怀孕第6周左右,可以通过B超观察到小小的胎芽,并且可以听到胎心的跳动声;到了怀孕第10周,胎芽已经发育到了一定的程度,B超检测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到胎芽的各种结构和器官发育情况,同时也可以进行更加精确的测量。
此外,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如羊水穿刺和绒毛活检等,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更加详细地检测胎芽的发育情况。
虽然大部分胎芽都可以正常地发育生长,并最终诞下健康的宝宝,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下胎芽的发育会出现异常。例如,某些遗传因素、母体感染、营养不良等可能影响胎芽的正常发育;此外,还有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脑积水、唐氏综合症等,也可能导致胎芽的异常发育。
当孕妇怀疑胎儿发育异常时,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检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B超检查、羊水穿刺、绒毛活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