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是指胎儿的心跳,通常是通过产前检查中的电子胎心监护仪来监测。胎心监测可以从早期开始,直到宝宝出生。胎心监测可帮助医生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检测宝宝是否缺氧或其他问题。
一般而言,胎儿的心率会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早期,胎儿的心率约为每分钟110-160次,但到了妊娠后期,心率可能降至每分钟100次以下。此外,胎儿在睡眠时心率可能会慢下来,而在活动或运动时则可能加快。排卵后7-10天为受孕后早期,胎心率一般稳定在每分钟100-115次左右,而18-20周的所有胎儿的平均心率约为每分钟140次。
胎心通常在妊娠6周左右开始出现,但有时可能更早或更晚。排卵后大约4周左右,受精卵将转移到子宫内膜深处,胚胎开始形成,心脏开始跳动。但此时胎心还不稳定,在未来几周内会变得更加规律,直至达到正常范围。因此,一般来说,排卵后7天左右开始测量胎心比较准确。
胎心监测应由专业医生或产科护士进行,避免搞错操作方式导致误诊。此外,即使测量出正常的胎心率,也不能完全保证胎儿的健康状况。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保证孕期健康,预防孕期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