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指胆囊或胆道中沉积的结晶体。老年人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而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是胆结石的常见症状,如果老人全身黄了,那么他还能活多久呢?这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黄疸是因为胆汁无法正常流入十二指肠或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受到限制,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导致皮肤、眼白等局部或全身发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胆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
黄疸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总胆红素的含量,如果总胆红素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就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一般来说,当总胆红素超过50µmol/L时,就已经属于重度黄疸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胆结石的大小和位置也会对生命的威胁产生影响。如果胆结石较小,位置较靠近胆囊,那么可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如果胆结石较大,且位置较靠近肝、胰腺等重要脏器,就有可能引起合并症,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老年人身体虚弱,免疫力较低,相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果老人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比如肝炎、肝硬化等,那么对于治疗胆结石和黄疸的过程就会更加复杂和困难。
治疗方面,应当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段。如果胆结石较小,可以采用药物疗法或者胆囊镜下手术等方式治疗。但是如果胆结石较大,或者出现了合并症,可能需要开刀手术或者使用内镜等高风险治疗手段进行处理。
老人胆结石引起的黄疸是一种严重的症状,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具体能否活多久,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黄疸的严重程度、胆结石的大小和位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措施等。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当及时就医,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