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对于早产儿而言,应该在什么时候接种乙肝疫苗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此问题做详细阐述。
早产儿指出生时孕周<37周的婴儿,其中又分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非常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1499g)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2499g)三类。早产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全发育,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包括乙肝病毒。因此,早产儿的免疫防御能力比足月婴儿差。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2019-2022年)》,足月婴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对于早产儿,接种时间应根据他们的实际出生孕周和身体状况来确定,医生会对早产儿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安全无虞。
(1)为了减少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首剂乙肝疫苗可以于出生后28天内接种,但需在孕周37周前完成应急接种,孕周37周后仍需按照正常接种程序完成。
(2)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建议同时接种A群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以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早产儿出生后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全发育,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其中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更高。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从而有效降低早产儿因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