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肚脐眼,也叫新生儿肚脐炎,是指新生儿脐带剪断后残留在脐部的脐管未能及时愈合,细菌侵袭引起的感染疾病。
一般来说,小儿肚脐眼会在出生后的前7-10天内愈合,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早产、出生不足37周、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等,肚脐眼的愈合时间可能会更长。
小儿肚脐眼感染后,首先会出现红肿、渗液,可能会有轻微的发热,甚至会引起儿童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如果症状严重,如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皮肤发绀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如果小儿肚脐眼出现感染症状,家长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一般而言,医生会选择口服或外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红霉素眼膏、氯霉素软膏等。同时,家长需要注意保持婴儿的脐部清洁、干燥,避免受到二次感染。
当小儿肚脐眼愈合后,也需要进行正确的护理。
首先,对于普通肚脐眼愈合的新生儿,家长每次给孩子换尿布时要注意消毒双手,同时用干净的棉签蘸上清水,轻轻擦拭肚脐眼周围,确保肚脐周围干燥清洁。
其次,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过油炸的食物,以免脐部愈合后出现肉芽肿。如果发现肉芽肿,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