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指皮肤、巩膜、黏膜等处发黄的症状,其本质是一种内源性毒素沉积过多导致的代谢失调。测黄疸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治疗黄疸的原因。但是,黄疸需要多久测一次呢?
婴儿黄疸是由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5天开始出现,在大约1周后达到峰值。对于健康无症状的新生儿,建议在出生48-72小时进行一次黄疸筛查,随后每天都要检查一次黄疸水平,直到胆红素水平下降至可接受范围。
成人黄疸是由于肝脏、胆道或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对于成人患者,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一般来说,黄疸持续时间较短的患者,建议在治愈后进行一次复查以确保病情稳定。而患有慢性肝病等疾病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具体检查时间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高危人群,如新生儿早产儿、母亲患有乙肝、肝功能不良等情况,需要每日监测胆红素水平。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黄疸水平的变化,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黄疸的测量需要根据不同人群和情况进行判断,在出生后的前几天,建议每天检查黄疸水平。而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高危人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以及监测病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