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血浆D二聚体 (D-dimer) 是血浆纤维蛋白 (Fibrin) 的降解产物。在产前及产后,D-dimer 检查是深静脉血栓 (DVT) 或肺动脉栓塞 (PE) 的诊断手段之一。产后妇女由于身体恢复的需要,身体内会有很多生理变化,D-dimer 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的上升,产后血浆D-dimer 高多久下降呢?
在产后,子宫逐渐恢复到怀孕前的大小并逐渐愈合,所以在恢复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子宫出血。而子宫出血会刺激血浆纤维蛋白的形成,从而导致D-dimer的水平上升。此外,出生婴儿后剩余的母体胎儿结合物也可以导致D-dimer的水平上升。因此,在产后第二到第四天的D-dimer 水平通常处于顶峰。
产妇产后常常需要进食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以及注射各种药物,例如黄体酮、降钙素等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这些生理和药物因素可能会对D-dimer 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多项研究认为,在生理恢复期间,D-dimer 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下降的时间点并不明确。
据相关研究证明,产后第二周的 D-dimer 水平比第一周要低,并且在产后第八周时达到最低水平。不过一些研究认为,如果一个标准的生化筛查需要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完成,那么在产后的第六周即足以在没有D-dimer 的影响下进行筛查。
对于产后D-dimer水平的下降,有过一些研究探究了相关的因素。
研究发现,产后体重的增加、哺乳的程度、剖宫产、早期活动量减少,以及库珀肥胖病等因素可能会影响D-dimer 水平下降。此外,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也可能影响D-dimer 水平的下降。
因为生理恢复期间D-dimer 水平的上升和下降过程可能受到许多生理和疾病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在怀孕期进行D-dimer 测试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建议在产后三个月内定期检测D-dimer 水平的变化。
总体而言,在产后第二天到第四天,D-dimer 水平会达到高峰。之后D-dimer 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大约需7-8周时间才能回归基本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生理因素和疾病因素可能会对D-dimer 水平的下降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产后妇女,有必要进行监测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