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全,出生后第一顿乳汁进入肠道后,刺激肠道蠕动,使得胎便排出。之后,随着新生儿体内乳汁的逐渐消化吸收,肠道蠕动减慢,排便次数逐渐减少。
同时,新生儿的饮食也是影响排便次数的因素之一。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较为容易排便,因为母乳中的成分更容易被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益生菌,有利于肠道健康。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由于配方奶成分不如母乳,所以排便次数可能稍微低一些。
新生儿的排便次数在出生后前几天比较频繁,每天可能达到7-8次甚至更多,主要是消化系统的适应期。第三天左右是排便次数的高峰期,此后逐渐减少,每天1-2次比较正常。
在此期间,如果宝宝已经能够正常进食睡眠,并且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长正常,那么排便次数减少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且宝宝表现为肚子胀痛、不安、食欲下降等异常症状,家长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出现排便次数减少的情况,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以下方法来促进宝宝排便:
1、按摩腹部:在换尿布的时候,用手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均可。
2、更换尿布: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宝宝的皮肤清爽干燥,避免臭味刺激引起宝宝不适。
3、改变喂养方式:如果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可以适当增加宝宝摄入的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等。如果采用人工喂养,可以考虑更换配方奶种类。
4、多进行运动: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如放在地上让宝宝自由爬动、竖起宝宝让宝宝站立等。
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天,排便次数可能比较频繁,但是随着宝宝消化系统的逐渐发育和饮食的适应,排便次数会逐渐减少。如果宝宝情况正常,不需要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发现宝宝排便次数明显减少,需要注意及时采取措施促进宝宝排便,保持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