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是常见于新生儿的现象,是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黄疸。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衍生物,正常情况下会被肝脏代谢后从体内排出。但是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几天,婴儿的肝脏可能还不够健康,不能有效地代谢胆红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从而引起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持续1-3周,但也有可能持续更久。病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的第三到第五天发生,到第七天左右开始退黄,最初约在第三周期间消失。
短期内,病理性黄疸通常是无害的。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如胆红素达到高峰时,存在潜在危险。非常高的胆红素水平可能导致脑损伤,这被称为核黄疸。因此,婴儿在出生后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胆红素水平不会达到危险水平。
同时,还有一些情况可能使得婴儿病理性黄疸产生较长时间的持续期。这些情况包括:早产、母亲患有糖尿病、婴儿出生前受到血液交换的治疗或输血以及遗传病等。针对这些情况,需要严密观察和积极治疗,以避免产生不良的影响。
目前没有特别针对婴儿病理性黄疸的具体预防措施。但是,加强哺乳和早期喂养可以有助于减轻婴儿黄疸。如果婴儿出现黄疸,建议增加其饮食量以助于排出多余的胆红素。
对于出生时即患有此症的婴儿,医生通常会建议其进行光疗。光疗通过特定的光谱帮助促进胆红素的代谢与排泄,使得黄疸得以缓解。光疗可以在医院进行,同时也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