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咬人的时候,它会用嘴里的针管式吸血器将唾液注入人体皮肤。唾液里面有一些抗凝血物质,可以防止人血凝结。但这些物质可能会触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局部皮肤发生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
蚊子叮咬后,一般会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引起肿胀、瘙痒和发红等局部症状。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退,不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蚊子叮咬后的肿胀会在一两天内逐渐消退。
如果肿胀不会消减,或者因为其他感染症状而导致更严重的炎症反应,需要考虑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针对蚊子叮咬导致的疼痛和瘙痒,可以使用轻微的对症治疗来缓解:
1、可以用凉水或冰块冷敷叮处,帮助减轻肿胀和瘙痒感。但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贴在皮肤上,以免造成皮肤冻伤。
2、可以使用一些外用止痒药膏或者液体,包括药房常见的氢化可的松霜、金霉素、红霉素等。
3、如果感觉肿胀非常严重,可以考虑使用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蚊子是传染疾病的媒介,可以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等,因此预防蚊子叮咬非常重要:
1、外出时尽量穿长袖衣服和裤子,减少暴露皮肤的面积。
2、定时开启蚊香、电蚊器等驱蚊工具。
3、如果生活环境中有大量蚊虫,可以考虑在屋内喷洒杀虫剂,但一定要注意使用说明及安全如何操作。
4、使用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
5、定期清理室内外的积水,避免蚊子繁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