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伤口时,一般都会使伤口“潮湿愈合”,即在伤口周围覆盖上敷料,让伤口处不干燥,加快愈合。因此,伤口处会形成一个湿润的环境,从而促进皮肤细胞的生长和再生。在皮肤细胞不断生长的同时,伤口处的痂皮也会变厚,并最终掉落。
痂皮掉落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7-14天左右。而掉痂后的伤口,也需要一定时间去恢复和痊愈。
在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前,晒太阳是不利于伤口恢复的。因为晒太阳会使伤口处暴露在紫外线下,比较容易引起疼痛和发炎,从而影响伤口的恢复速度。
另外,晒太阳还会增加伤口留下疤痕的风险。因为如果在痂皮掉落之前,阳光会让伤口的颜色变深,导致伤口寄生的细菌繁殖增加。伤口长时间受到感染后,伤口愈合后就很容易留下不易消失的疤痕。
一般来说,痂皮掉落后的3-4天,伤口会在表皮下面形成一层新的细胞,这个时候距离伤口完全愈合还需要一段时间。基本上掉痂后7-10天左右,伤口就可以进行适当的晒太阳了。
虽然掉痂后的7-10天可以开始适当的晒太阳,但是还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对于儿童和老人来说,晒太阳的时间要少于成年人。
2. 晒太阳的时间需要逐渐增加,如果感觉到疼痛或痒,就应该停止晒太阳。
3. 晒太阳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减少出现皮肤反应的可能性。
4. 如果晒太阳后伤口处出现红肿等症状,就需要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