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施加的一种压力。血压值分为舒张压和收缩压两个部分,舒张压通常是较低的值,是心脏收缩后血管内的压力值,收缩压是较高的值,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舒张压≥90mmHg或收缩压≥140mmHg即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罹患,就需要长期控制血压,以避免造成人体各种器官的损伤。高血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终末期肾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35岁时得了高血压,不一定意味着能够活多久。不过,在高血压不加控制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对寿命的影响是很大的。一项研究证明,血压控制不佳的中年人(35-64岁)的死亡率比血压正常的人高出两倍。
高血压致人死亡常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致死原因。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生命期比正常人低5~10年。
高血压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药物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按照西方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维持在130/80 mmHg以下,轻度高血压则应控制在135/85 mmHg以下。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2.饮食调整: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食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6g以下,避免食用过多高钠盐的食物。
3.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控制高血压。建议进行轻至中度的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此外,不宜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血压暴涨。
鉴于高血压对于寿命的影响,建议有高血压的患者平时要注意正常作息和饮食,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油腻食物和饮料,保持心情愉快和状态平稳,适当增加空气质量好、环境优美的户外运动,如散步等。有高血压病史的人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