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在进入体内后,会被身体吸收、代谢、排出。而酒精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当我们喝酒时,肝脏会优先代谢酒精,药物的代谢速度会变慢,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此外,一些药物也会影响酒精的代谢过程,导致酒精积累在体内,增加酒精中毒的风险。
因此,饮酒和服药最好间隔一段时间,以避免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后果。
酒精会使胃黏膜充血,导致药物吸收速度加快,但这种加快的吸收速度同时也会导致药物的剂量增加,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此外,酒精具有口腔麻醉作用,会降低药物在口腔黏膜和舌下吸收的效率,对于那些需要通过口腔黏膜吸收的药物来说,饮酒会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不同种类的药物会与酒精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等药物与酒精搭配使用,都会增强酒精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导致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这些药物与酒精同时服用,还会对肝脏和胃肠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反,有些药物和酒精同时使用,会降低这些药物的疗效。比如抗癌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降血糖药物等,都不应该和酒精同时使用,以免影响其疗效。
为了避免酒药相撞的不良后果,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服药期间尽量不要饮酒,如果必须喝酒,也要控制饮量。
2.在使用药物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是否禁止和酒精一起使用,并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
3.如果已饮酒,应该等到酒精代谢完成再服用药物,或者至少间隔1-2个小时再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