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指肠道粘膜上局限性的隆起,虽因为大多数息肉为良性但是若不及时治疗,就会有恶变的风险。肠镜检查是最常用的发现和治疗肠息肉的方法之一,肠息肉切除手术过后,人们都很关心多久才能恢复肠道功能。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肠镜做肠息肉后肠功能的恢复过程。
肠镜切除息肉(polypectomy)手术是在采取药物将患者置于睡眠状态下进行的,医生会将带有摄像装置的管子插进肛门,顺着大肠往上推入,抵达肠息肉后,再利用夹器将其切除。这个过程虽然较为复杂,但对于肠道的损伤非常小,一般不会对肠功能造成显著的影响。
肠道功能的恢复需要根据干预方式和息肉大小确定,大部分肠息肉切除手术后需要7天至2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流质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同时还要避免重物提拿,保持心情平稳。
饮食上避免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选择热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少的食物,如汤、蒸、煮,让胃肠道充分休息,恢复正常消化吸收能力。
恢复期内,患者可以适量进行散步、练习局部针对性肌肉运动,能刺激肠蠕动,增加肠道的康复速度,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劳,还可缓解失眠、消除紧张情绪等。
如果患者恢复不及时,也可能会引起轻微肠道疼痛、肠胀气、恶心、呕吐、腹泻等肠道不适。
因此,患者在手术期间勤翻身、早起动床,术后能早早行走,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还可适当运动锻炼,在恢复期结束前就都能让肠道肌肉、功能及神经等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肠息肉是一种应该引起重视的疾病,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其他严重疾病,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非常重要。 肠镜检查是最好的诊断肠息肉的方法之一。手术切除肠息肉后,注意饮食习惯、适量恢复身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肠道功能的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