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是最为自然的喂养方式之一,但想要保证母乳喂养的质量,妈妈在哺乳期间也需要做好自身的身体护理。按摩被许多妈妈看作是一种缓解乳房不适的有效方法,那么在哺乳期多久能做按摩呢?
通常来讲,产后2~3天内,妈妈的乳房很可能会出现胀痛感和硬块的现象。这是由于乳腺阻塞导致的,但是在这个时候,暂时不建议进行按摩。因为如果乳房未完全恢复,按摩会增加涨奶的症状,引起激素的分泌,反而会使乳汁分泌异常。一般建议在产后一周左右,等乳房完全恢复后才能开始Doing。
选择合适的按摩部位,早期按摩是以乳晕四周,穴位为主,也可以适量对乳汁少的地方进行刺激。尽量使用按摩油进行按摩,能够缓解按摩时的疼痛及减少皮肤破损,将乳房涂抹均匀,并均匀分布按压。早期按摩一定要轻柔而缓慢,以防刺激到乳房。
哺乳期的按摩时间不应过长,最好控制在20分钟左右。按摩时间过长会导致乳房胀痛,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并且按摩也不是每天都要进行,误区之一就是按摩越多,效果越好。但实际上过度的按摩会对乳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灵活掌握按摩时间。
按摩技巧至关重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如从外向内转动按摩、缓慢由上而下的按摩,以及将四指并拢,在乳头周围的乳晕部分沿着乳头同心圆绕圈按摩等。除此之外,妈妈还可以以手掌发散式按摩、揉捏式按摩等方式保持呵护自己的乳房,减少哺乳期不适受的痛苦。
总之,哺乳期做按摩是一件好事,因为按摩既能缓解乳汁过剩的情况,还能预防乳房堵塞等母乳喂养后期问题。只是请妈妈们按照正确的方法、时间、强度和术式进行按摩,一定要注意安全、卫生,以保证宝宝及母亲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