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疮是指由于创伤、细菌感染或其他原因而在皮肤或黏膜上形成的有脓性分泌物的局部性感染性疾病。初期表现为红斑、瘙痒、水肿、疼痛等,随后出现脓肿,疼痛加剧。如果不加处理,会逐渐扩大,引起周围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散发性血行感染等严重后果。
通常,脓疮在3-5天后会开始化脓,但有时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脓疮化脓的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感染的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生部位等。通常,在感染寄主内24至48小时后,局部细胞开始死亡并释放细胞毒素。这些细胞毒素可以损伤周围组织,导致疼痛和炎症反应。接着,炎症细胞聚集在受伤区域周围,形成脓肿并开始破坏周围组织。然后,脓疮开始化脓。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脓疮都能自行化脓。如果脓疮表面被严密包扎,脓液无法排出,会导致脓肿膨胀,并可能引起细菌感染在体内扩散,增加病情严重性。
遵守个人卫生,是预防脓疮化脓的最好方法。例如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挤压粉刺、一旦有小伤口及时处理、保持伤口干燥、尽量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等。
对于高危群体,例如糖尿病、免疫功能障碍等患者,要慎重处理伤口,并遵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病人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定期监测血糖和健康状况,积极控制已有的疾病。
对于已经化脓的脓疮,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切勿用手或其它物品挤压脓肿,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容易造成二次感染,还可能引起脓肿的扩散。建议患者用生理盐水或碘酒清洁伤口,用医用棉签涂抹抗菌药膏或液体消毒剂,然后用绷带或散装纱布覆盖伤口,保持干燥。需要注意的是,在正确的处理下,脓疮的愈合时间与面积大小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