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刚抽的血可以放多久 鲜血鲜储,置于何时合适?

1、血液保存的平均时间

血液在离体情况下会逐渐失去活性和新鲜度,因此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检测。根据世卫组织的规定,全血、血浆和血小板的保存固定时间如下:

①全血:室温下保存4小时,4℃下保存24小时;

②血浆:室温下保存24小时,4℃下保存5天,冷冻保存-18℃下可保存2年以上;

③血小板:室温下保存5天,4℃下保存5天,冷冻保存-80℃下可保存2年以上。

2、不同类别血液保存限制的差异

不同类型的血液保存限制不同。例如,采集的血清需要在室温下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在-20℃或更低温度下保存。如果采集的是血浆,应在采集后24小时内分离,并在室温、4℃或冰冻下保存。

红细胞在4℃下保存不超过42天,并且建议使用从采集开始不超过5天的红细胞。如果对红细胞进行了冻存,保存时间可延长至10年。

血小板的保存稳定性相对较差,建议在新鲜采集后72小时内使用,长时间冷藏会影响血小板质量。

3、血液放置的注意事项

血液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血液在放置前应充分混合,以免血液分层影响有效成分的分析;

②不能使用过期的试剂和材料;

③如果存储和运输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如振荡、温度变化、污染等,应丢弃不用;

④尽量避免震动,这会导致血小板的破碎和凝集。

4、注意个体差异

虽然血液保存的规定时间是以平均数来计算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血液成分都不相同,因此血液保存的有效期也会有所不同。同时,如果血液样品存在其他问题,如表面污染、凝血、氧化或其他特殊情况,有效期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对于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在专业的医生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血液采样、保存和运输。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