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由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到膀胱和尿道,导致血液流向盆腔,加速肾脏的滤过功能,从而引起尿频的症状。一般来说,孕早期子宫还比较小,多数孕妇不会在怀孕初期出现尿频。但是,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逐渐增大就会给膀胱和尿道带来更大的压力,通常在妊娠9-13周左右,孕妇们就会每天频繁的尿尿,有些孕妇尿频现象可能会持续到分娩前。
膀胱和肾脏之间的生理相互作用和协调非常重要,而怀孕会改变孕妇身体内的荷尔蒙水平和肾脏的生理状态,因此导致孕妇多尿或尿频现象。除此之外,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加重尿频症状,例如:喝太多水、饮食习惯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等。此外,如果尿频伴随着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那么很有可能是尿道感染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在众多缓解尿频症状的方法中,以下方式有助于麻痹膀胱、减少尿频和夜间尿意,建议孕妇可以逐一尝试:
(1)增加排尿间隔时间:虽然小便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尿意较强,但不一定就要赶紧找厕所解决。适当增加两次大小便之间的时间,可以逐渐让膀胱适应更多的尿液,减轻尿频症状。
(2)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酒等,这类饮料中含有利尿剂,可以刺激肾脏加强尿液的产生,进而加重尿频。
(3)控制饮水量:为了滋润口腔和肠胃,孕妇不能完全停止饮水,但是需注意饮水量。可以把整天需要饮用的水量分散饮用,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内,恰当的饮水量可以缓解尿频症状。
(4)注意卫生习惯: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是预防尿道感染的重要手段。孕妇需要注重外阴卫生清洁,把厕所、卫生间保持清洁。
在正常情况下,尿频其实是孕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太过紧张。但是,如果尿频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加重,伴随并发症如发热、尿痛、尿急、尿不尽、血尿等,那么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引发更严重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