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好后,如何保存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保存不当,药物成分会逐渐分解,影响疗效。下面从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保存煎好的密封中药。
储存密封中药时,首要考虑的是药物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温度:药材在不同的温度下,药性也会有所变化。通常,中药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可以减少药材物理性质的变化,有效保留药效。储存温度的建议是在20℃以内,不要暴露于阳光直射下。
湿度:中药的有效物质容易被湿气侵蚀,导致药性的流失,所以要注意保持干燥度。药品的湿度一般控制在60%以下,药品在密封状态下保存,可以有效隔绝空气中的潮气侵入,减少药效的流失。
光照:一些药材对光敏感,长时间的光照会导致药效的丧失。因此,在储存药品时,要注意避免天然阳光的直射,在普通白炽灯下储存即可。
正确的储存药品不仅包括药品的环境设置,也需要注意药品的包装,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可以更好地保证药品的质量。
通常,对于药品,最好的包装材料是耐湿、耐氧并能防止光线穿透的材料。常见的包装材料有以下几种:
1)塑料瓶:塑料瓶具备耐湿、抗光、防氧化等特性,是储存药品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2)铝塑复合包装袋:铝塑复合包装袋不仅防潮,而且防光、防氧化能力都很好,是储存药品的另一种好的选择。
3)玻璃瓶:玻璃瓶能够非常有效地防止光线的穿透,减少药品受到光线的影响而丧失活性物质,但是玻璃瓶不透光,因此储存药品时,玻璃瓶最好置于阴凉、干燥处。
为了保证药品品质不发生改变,储存密封中药的环境也要保持卫生。储存密封中药时,防止尘埃、异味在空气中附着,通过刷洗、擦拭、通风,可以确保药品的完美储存。
中药在密封状态下的储存时间由多个因素决定,如湿度、温度和其它外界因素等等。如果储存环境理想,经过正确的封装,那么一些药品可以保存很久,但是建议尽快服用。不同种类的中药,储存时间是不同的,储存时间一般在一年到两年之间。
对于不同的中药,储存时间也有所不同,因此,储存中药需要参照药品包装上的说明,按照说明中的时间进行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