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疝气是指婴儿腹部发生的疝气现象,即腹部内的器官(如小肠、大肠、阑尾等)通过腹壁的薄弱部位(如脐部)膨出,形成肿块。这是因为婴儿的腹壁肌肉和组织尚未完全发育,易于发生薄弱及裂孔,而引发的一种先天性异常。
疝气通常不会引起疼痛,但肿块会随着婴儿活动或呼吸而扩大或缩小。
虽然婴儿的疝气肿块会在数月内逐渐消退,但如果肿块无法自行缩小且影响了婴儿正常进食、排便,对肠管的压迫引起疼痛,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时间最好在6个月之内进行,因为在此时间点之前,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更容易,手术风险也较低,并且可以避免因疝气引发的并发症。
然而,如果疝气很小且无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随访观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检查,以确保疝气没有影响婴儿的健康和生长。
手术治疗婴儿疝气有两种类型: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切开腹壁后将膨出的器官推回到腹腔,并通过缝合腹壁薄弱部位来防止疝气复发。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小切口在腹壁上插入腹腔镜进行手术,这种方法不需要开放整个腹部,恢复时间比开放手术短,并且切口更小,创伤更小。
术后护理和恢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婴儿的手术恢复要求非常高,需要家长认真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
在手术后的第一个月内,应该避免过度运动,尤其是避免对腹部施加压力。饮食上,应该避免食用高纤维、高脂肪、难消化的食品来减轻肠道负担,保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摄入。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婴儿的恢复情况,注意观察术后肿块是否复发、婴儿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