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因此定期量身高非常有必要。量身高的过程可以了解小孩的生长发育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生长发育异常;同时也可以为小孩的饮食调节和运动锻炼提供科学的参考。
一般来说,小孩在0-1岁时,建议每月量一次身高;1-3岁时,建议每季度量一次身高;3岁以上,建议每半年量一次身高。当然,如果宝宝生长异常,建议增加测量次数。
在测量小孩身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小孩要脱光衣服,光脚站在墙边,头部、肩部、臀部和脚跟要和墙壁紧贴;
2)使用专业的身高尺进行测量,身高尺要放在墙边,并请另一位家长或者医护人员协助测量;
3)小孩要保持直立状态,不要向前或向后倾斜;
4)测量完毕后,记录小孩的身高,建议用曲线图记录生长轨迹,更加清晰的了解小孩的生长发育情况。
1)测量时要避免小孩身体不稳或者晕眩,铅垂线等器具要置于小孩前方,以便小孩处于直视状态;
2)在采用图表记录时,要选用正规的儿童生长曲线图,必须按年龄勾画相应曲线,避免“比较法”;
3)在小孩身高过高或过矮,增长过快或过慢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找出病因并予以治疗;
4)如果儿童身高已经达到成人身高,那么身材形态与家族遗传有关;
5)量身高不宜高频,过多的量身高有可能导致错误的测量数据,从而误判小孩的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