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攒肚,指的是婴儿腹部出现一块块硬硬的肿块,通常集中在小腹区域。这是因为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消化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导致这些成分聚集在肠道中形成气泡,从而引起腹部胀气和不适感。
婴儿攒肚是常见问题,多数宝宝在出生后头3个月内出现过。大约有40%的婴儿受到攒肚的困扰,幸运的是这个问题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措施缓解。在宝宝长大后,消化系统逐渐成熟,可能会减少或消失攒肚的症状。但是,婴儿攒肚的时间各有不同,也有的婴儿甚至到1岁后才能完全缓解。
缓解婴儿攒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改变宝宝喂奶的姿势,使宝宝吃奶时不会大量吞食空气。如果母乳喂养,可以采用侧卧的姿势喂奶,让宝宝依偎在妈妈身边,头部稍低于其他部位,这种方法可以减小乳汁进入宝宝口腔时吸入过多气体。如果喂养奶粉可以选择瓶子上有特殊防止进气的玻璃瓶头,宝宝喝得自然些。
2)按摩婴儿的腹部,帮助气体顺畅排出。宝宝腹部顺时针轻揉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气。
3)使用肠胃安抚剂,如西樵芝树脂、小儿七星茶等,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在特殊情况下,如宝宝持续呕吐、便秘、腹泻、发烧等状况,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或滥用药物。
前面已经提到,婴儿攒肚与吞食过多气体和消化不良有关。因此,新手父母在哺育宝宝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喂奶时定期放气,避免喝到过多气体。
2)保持宝宝的姿势正确,应该让宝宝的头部高于胃部,有助于帮助奶液流向肚子,同时减少吸入过多气体风险。
3)保证喂奶环境安静舒适,宝宝不应该受到外界干扰。
4)出现肠胃问题时,应尽早就医。
总结:婴儿攒肚虽然会给宝宝带来不适,但是通常只是暂时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过多担心,而且也有简单易行的缓解方法。当然,对于那些症状持续多日,伴有发烧、乏力等情况的孩子,最好及时就医,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