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胀痛是由于损伤的组织受到炎症的刺激而引起的。当骨折发生时,身体会启动防御机制来保护损伤的部位。这个过程称为炎症反应,它会释放化学物质来吸引血液中的白细胞,以清除任何感染或损伤的细胞。炎症性细胞和化学物质就是导致疼痛和肿胀的元凶。
此外,骨折后胀痛的原因还有损伤神经末梢和骨骼周围组织的缺血。
骨折后胀痛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有关。一般而言,胀痛会在4周到8周内逐渐减轻,但在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时间更长。
当骨折愈合后,仍可能会感到胀痛,这是由于创伤区域的软组织已经受到了慢性炎症的刺激。这种症状通常会持续数月。
骨折后胀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缓解:
1. 保持肢体休息:骨折后要保持肢体休息,减少运动量,这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减缓炎症反应。
2. 冰敷: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使用一个冰袋或冰袖,每次应用20到30分钟,每日可以使用多次。
3. 升高患肢:升高患肢可以帮助降低肿胀,减轻疼痛。
4. 非处方止痛药: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5.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和肌肉组织,并降低炎症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骨折后胀痛可能需要寻求医疗帮助:
1. 疼痛无法控制:如果非处方止痛药不能缓解疼痛,可能需要使用更强效的治疗方法。
2. 感染:如果疼痛伴有红肿、发热和明显的渗出物,可能是创口感染。应及时就医。
3. 血流量减少:在骨折部位的疼痛伴随着血流量的减少,可能是动脉受损引起的。此时需要紧急就医。
4. 全身性症状:如果骨折后胀痛伴随着全身意识模糊、头痛或其他症状,可能表明出现了其他严重问题。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