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月经是每个产妇都感到好奇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产后月经恢复时间是视乎个人体质、哺乳方式等一系列因素。一般来说,产后6-8周左右,子宫恢复到向内收缩前的大小,子宫内膜也逐渐萎缩并脱落,产后出血逐渐减少,逐渐转为恶露分泌。
产后第一个月,分泌的恶露呈现混合鲜红色、淡棕色的液体,时间长短和出血量也会因人而异,持续1到3周不等。子宫内膜萎缩后,大约需要经过6-8周的时间来重新形成新的内膜才能继续生育。因此,产后6-8周左右就可以开始产后的第一次月经。
哺乳是产后恢复月经的一个重要因素。哺乳会刺激垂体分泌催乳素,使乳腺分泌乳汁。同时,哺乳还可以抑制卵巢的排卵。因此,全母乳哺育的母亲月经预计时间要延迟到断奶后。其实,对于母乳喂养的产妇来说,月经恢复时间是不确定的,可以在3个月至1年之间,大部分妇女要到宝宝断奶后数周或月才能恢复。
尽管产后出血量和时间不同,但是顺产妇女在坐月子时还是应该注意产后休息和饮食调节。需要在产后多休息,多喝温水,保持心静,避免情绪波动。饮食上要清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快速恢复运动,时间紧急的产妇可以进行含氧慢跑等适宜运动。
一些产后异常情况会对产后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子宫发炎、宫颈癌等疾病。产后需要注重个人卫生,尤其是私处卫生,避免感染。同时,应该积极向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并注意是否存在持续性或过多的出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