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肺炎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感染。当病原体入侵到呼吸道后,会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喉头、气管、支气管、肺泡等呼吸器官受到感染,引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由于病原体持续存在,炎症反应不断加剧,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肺泡的破裂、肺部水肿和肺功能衰竭。这时候,吸氧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补充,保证呼吸系统正常工作。
吸氧的时间与儿童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对于轻度肺炎,吸氧时间一般在数小时到一天之间;而对于重症肺炎,吸氧时间可能会持续几天甚至更长。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儿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病情等情况来确定吸氧时间。如果在2-3天内,患儿肺炎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医生会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吸氧后,患儿呼吸症状是否好转是判断吸氧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吸氧后患儿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会明显减轻,血氧分压会得到改善,体征会逐渐恢复正常。
同时,医生也会关注患儿的心情和精神状态,以及吸氧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如果患儿在吸氧治疗中出现过敏反应、昏迷等情况,应及时停止吸氧并寻求医生帮助。
在进行吸氧治疗期间,家长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情况,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给予各种支持治疗。此外,还有一些吸氧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
(1)吸氧饱和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患儿带来风险,医生会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来设定合理的吸氧饱和度范围;
(2)吸氧过程中需要保持灵活性,随时根据患儿情况调整吸氧质量和吸氧时间;
(3)家长还需要注意保持吸氧器材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