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床是指胚胎在子宫内壁表面附着并长出根须,开始获得母体提供的养分、氧气等营养物质的过程。着床时间通常被认为是从受精开始后的第6天到第14天之间。因个体差异和检测方法不同,具体时间会有所差异。
胚胎着床受到影响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女性子宫壁内膜的厚度、营养物质的供给、声波治疗等。如果女性内膜过薄,容易导致胚胎未能在子宫内壁表面牢固植入,从而增加了胚胎流失的风险;营养物质供给不足,会使子宫内环境不适宜胚胎着床;声波治疗如超声波造影等,可能会在子宫内壁形成形态学的改变,影响胚胎着床。
人类受精过程的发生通常是在女性输卵管内,此后胚胎会经过输卵管进入子宫。在进入子宫时,胚胎已经完成了早期发育,成为囊胚,大约有80-100个细胞。在胚胎进入子宫后,它必须附着在子宫内壁的内膜上,完成着床的过程。胚胎在着床前需要从子宫内表面的黏膜下层到达基底膜,刺破母体侧的血管壁,从而使新的小的毛细血管在胚胎旁形成。着床完成后,胚胎与母体形成了紧密的关系,母体通过胎盘为胚胎供应养分、氧气等需要的营养物质。
经历了胚胎植入的过程后,妇女需要重视对自身身体的保护。方面1, 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尤其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方面2, 睡眠要充足,不要熬夜;方面3,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方面4,预防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的发生,保持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