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血管疾病的医疗器械。它可以通过跨越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在血管内部释放药物以扩张血管,保证血流的通畅性。血栓支架的主要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疾病、动脉瘤等心脏血管疾病。
在实施手术后,病人身体需要逐渐适应植入的血栓支架。但有时候,人体对支架的异物反应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内皮增生、斑块再生等。此时需要拆除血栓支架。同时,如果血栓支架放置位置不正确或者支架内血栓再次形成,也需要进行拆除。
血栓支架的拆除时间点因患者病情不同而异。一般来说,拆除时间在支架支持内皮细胞生长和进入无细胞区的时间(一般为2-3周)之后。因此,在植入支架后6个月到1年后,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拆除。
此外,如果血栓支架内长了血栓并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瓣膜反流等,需要及时拆除。
血栓支架的拆除需要进行手术,而手术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有穿刺法和开胸手术法。穿刺法是通过皮肤切开,在植入支架的位置穿刺,进入血管内部进行操作。开胸手术法则是通过胸骨切口,直接打开胸腔进行手术。
在进行拆除手术时,医生需要先组织一支多学科团队,进行术前评估,术中应用高清超声及心脏造影等全面检查,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