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是人体颈椎部的两个重要动脉,通过这两条动脉可以供应大脑的20%的血液,如果椎基底动脉发生了硬化,会导致血管变窄或闭塞,进而使得大脑缺血或出现缺氧,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脑梗塞,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
椎基底动脉硬化是一种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症,其能否影响患者的寿命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年龄: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逐渐下降,身体的免疫力随之降低,加上椎基底动脉硬化的加重,患者的寿命相应也会减短。
(2)病情严重程度:椎基底动脉硬化的程度越严重,患者的症状越明显,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如脑血管梗塞等,严重程度越高,患者的寿命相应也会缩短。
(3)并发症的发生:椎基底动脉硬化患者可能伴随有其他疾病的存在,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死亡危险性。
椎基底动脉硬化的形成是由于动脉壁内皮层受到损伤后,血脂在其内部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椎基底动脉硬化十分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控制高脂血症:饮食上要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减少高脂食品的摄入,同时也要规律锻炼,并按医生要求进行药物治疗。
(2)注意血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预防椎基底动脉硬化的发生。
(3)戒烟限酒:长期的烟酒也会引发椎基底动脉硬化的发生。
椎基底动脉硬化一般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降脂等药物,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侧枝脑底动脉搭桥术等,以增加椎基底动脉的通畅程度,减少脑梗塞等风险。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自我保护措施进行辅助治疗,如避免躺卧在床上使用过高的枕头、避免进行过激烈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