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腹部的肠道和胃容量都比较小,所以宝宝需要频繁进食。当宝宝吸奶时,口腔内的唾液、胃液和食物会一起进入胃部,如果宝宝立即平躺,这些液体就可能倒流回食道,刺激宝宝的口腔、喉咙和呼吸器官,引起呛咳、呕吐、窒息等症状,甚至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肺炎。
此外,宝宝平躺时还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所以,宝宝吸完奶后应该抱起来,让宝宝处于坐姿或半坐姿的状态,帮助消化器官更好地消化食物和排出废物。
宝宝吸完奶后需要抱着,一般时间建议是半小时到一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宝宝的消化情况和体质。如果宝宝一直在吐奶或者上火症状比较明显,那抱持的时间可以再长一些,建议在1小时左右。
如果宝宝消化良好,没有反胃现象,那么可以逐渐将抱持时间缩短。当你能感觉到宝宝进食的奶液消化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将宝宝平放在床上,但是注意保持宝宝的头部与身体的角度,保持宝宝的半坐姿状态,以避免奶液回流。
宝宝吸完奶后,应该选择一种合适的姿势来抱持宝宝,以便宝宝更好地消化食物。一个比较好的抱姿是让宝宝靠着你的胸部,手臂环绕宝宝的背部和脊椎,手掌放在宝宝的肚子上,用适当的压力按摩宝宝的腹部,帮助宝宝排气消食。
抱持的姿势也可以改变,比如可以将宝宝抱在肩膀上,或者让宝宝趴在你的大腿上,轻轻拍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里的气体。
宝宝吸完奶后容易产生奶液回流,这对宝宝的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反复发生还会引起宝宝的恐惧心理,从而影响他的正常饮食。为了预防宝宝吸奶后出现奶液回流,以下是一些小技巧:
① 宝宝吃奶时,让他的头部高于胃部,这样可以减少奶液回流的发生;
② 喂奶的同时,尽量避免宝宝哭闹,以免吸入过多的空气,增加胃部负担,引起胃口不适;
③ 喂奶后,还可以适当抬高宝宝的枕头,让宝宝处于半坐姿的状态,帮助宝宝更好地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