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孩子的过程中,宫颈、阴道和产道的黏膜会受到磨损和撕裂,从而会有出血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将子宫内的血液都循环到胎盘中供给胎儿,所以在生孩子的时候,这些血液随着胎盘的排出而一同排出,引起出血。
正常情况下,分娩后会持续数天至数周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并逐渐减少。
分娩后的流血时间和次数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在6周内,有的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首先要根据分娩方式和分娩的情况对流血时间做出大致的预判。如顺产分娩时间一般在4-6周左右,且其中头两天出血量较多,之后就会逐渐减少;而剖腹产分娩则需较长的时间来恢复,流血时间或许在8周或更长。
同时,这个时间的长短和流血的次数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母亲身体自身的恢复能力、产后如何恢复及自我调理等影响。
虽然生完小孩下面流血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生产后阴道流血量过多,持续时间较长。
2.鲜红色的血液不减反增,伴有大量血块排出。
3.体温升高,出现发热。
4.异常的阴道流血(如异味、浓厚、极少量的血液、血味较淡等)。
为了尽可能减少产后阴道流血,产妇要做好以下几点:
1.避免久坐不动,尽量保持活动。
2.注意外部清洁,避免感染。
3.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不吃辛辣煎炸等食品,防止便秘导致过度用力。
4.如有紧急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