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血压升高是指新妈妈在生产后出现高于正常水平的血压指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妊娠时的生理变化导致母体内的血管扩张,产后血管的缩小会导致血流受阻,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此外,妊娠期间患有妊娠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母亲,分娩后也有较高的发病率。
产后血压升高的症状一般包括头痛、视力模糊、腰背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晚期子痫、脑水肿等不良后果。
产后血压升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必须及时治疗。目前,治疗产后血压升高的主要方法是用药,主要以利尿剂、降压剂等药物为主。吃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血压。药物治疗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2) 较快见效。进入血液后,药物很快能够起到降压作用,能够让血压状况快速得到改善。
3) 安全性高。当前的降压药物多数经过临床试验,对体内机能状况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产后血压升高的治疗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一般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时间。具体治疗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个体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恢复的速度,一般在药物治疗下,需要一个疾病周期的时间,即1-3个月。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不算完整的治疗方案,还需要适当的休息、平衡的饮食以及必要的锻炼,综合治疗才能更加有效。
要想有效预防产后血压升高,建议妊娠期间应该按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的妊娠期照护。除此之外,新妈妈还需要多休息,避免长时间的久站或坐,定期进行运动,控制体重,保证摄入健康的饮食,生活情绪稳定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产后血压升高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