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感染布病多久能检查出来 布病感染后几天可以检测出来?

感染布病多久能检查出来

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后,布鲁氏菌会随着血液、淋巴液、胸腔积液、脑脊液等体液散播到全身,可引起发热、出虚汗、食欲不振等症状。但是,感染布病多久能检查出来呢?

1、感染初期

感染布病后,布鲁氏菌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繁殖和扩散,进入人体的初期阶段一般为潜伏期,通常为1-4周。潜伏期结束后,病人体内的免疫反应才开始出现。

因此,感染初期并不能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确诊。在这个阶段,病人需要留意自身身体的变化,必要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2、急性期

感染进入急性期后,病人的体内开始产生特异性抗体IgM,并呈现出高热、全身不适、出虚汗等症状。这个阶段通常持续1-3个月。

在急性期,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清进行培养或PCR检测,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确诊。采集血清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1-2周和4-6周。此外,这个阶段也可以进行其他检查,如胸部X线片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3、慢性期

如果感染后未能及时治疗,布病会转化为慢性感染。慢性期通常不会出现高热等急性症状,而是长期出现头痛、关节疼痛、乏力等症状。同时,患者体内的抗体IgG水平也逐渐升高,这个阶段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琼脂扩散试验(ID)进行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体内抗体水平升高可能是慢性感染,也可能是已经治愈后留下的免疫反应。因此,确诊时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治疗后,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会逐渐降低,一般在治疗后6个月至1年左右,可通过再次检测体内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感染布病多久能检查出来主要取决于感染的阶段和具体的检测方法。在症状出现后及早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治愈率。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