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宝宝一出生,眼睛就闭着,睁不开,这是完全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的眼睛需要适应外界光线和环境,也需要时间来发育成熟,才能顺利地睁开眼睛。通常来说,宝宝在出生后2-3天左右就能睁开眼睛,但也有部分宝宝需要5-7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睁开眼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出生后一周还未能睁开眼睛,甚至有新生儿眼睛肿胀、红肿、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排除疾病或眼部感染的可能。
新生儿宝宝睁开眼睛后,眼睛的视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远距离和近距离的看东西都有一定的困难。宝宝眼睛中的晶状体和角膜都处于发育状态,对外界光线和物体的焦距调节能力不强,只能看到黑白模糊的影像,不能辨认色彩。
此外,新生儿的眼睛结构也会影响视力,因为它会让图像经过像鱼眼镜头一样的变换,使得视野更广,但也变形了。通常来说,宝宝的视力在出生后3-4个月逐渐得到完善,6个月后的视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了。
当宝宝睁开眼睛后,家长要注意宝宝眼睛周围有无异样,例如眼睑和结膜是否有肿胀、发红、有无分泌物等。此外,家长在护理宝宝时,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宝宝的眼睛,同时也要避免宝宝长时间盯着电视、电脑等电子屏幕,以防损伤宝宝的眼睛。
如果宝宝出现了眼睑水肿、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避免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新生儿的眼睛发育需要时间和适应,但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帮助,促进宝宝眼睛的健康发育。首先要注意宝宝的营养,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获得良好的营养和免疫保护,有助于眼部器官的健康成长。其次要注意保持宝宝的卫生,特别是保持宝宝眼睛周围的清洁卫生,避免引发眼部感染。
还有一些简单的活动可以帮助宝宝促进视力发育,例如摆放宝宝的玩具,让宝宝能够自由转动眼球观察周围的环境,也可以适当让宝宝看一些明亮的色彩和对比度鲜明的刺激物,有助于刺激宝宝的视觉神经系统,促进眼睛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