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是指由于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演变成右心室肥厚和扩张,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种心脏病。肺心病晚期药物治疗是减缓病情进展及缓解症状的基本手段。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降低肺动脉压力、扩张肺动脉及继发血管和心脏衰竭的特异性药物和解除负荷药物对于右心室负荷的影响。对症治疗肺部及全身感染情况,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加强健康教育,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肺心病药物治疗的维持期选择,需要根据状况定期评估及调整。对于无法耐受长期药治疗、病情稳定者可选择逐渐减量药物或停药;若病情改善且症状明显减轻,可间断用药,每周评估症状变化,肺动脉压力和心脏功能等指标。但需要明确的是,在任何情况下,药物的调整和应用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影响病情恶化和产生严重并发症。
肺心病晚期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有肺血管扩张剂(如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腺苷酸酶抑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扩张肺动脉及改善右心室功能,减轻肺动脉高压的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这些药物需要全程维持服用,以达到长期控制病情的目的。
肺心病晚期药物治疗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合理使用。如利尿剂会加重肾脏负担,需要密切监测尿量及肾功能,同时注意钾的补充,避免低钾血症的发生。硝酸酯类药物要避免与其他降压药同时使用,并要注意口服过程中的头晕、低血压等不适症状。此外,肺心病患者要定期进行心血管和肺部相关的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指导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