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胸椎结核服药多久适宜做手术 胸椎结核药物治疗后何时适宜手术?

胸椎结核的治疗原则

胸椎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结核病,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胸椎结核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药物疗程需要16-24个月,疗程结束后结核杆菌已经被彻底清除,但在有些情况下,需要辅助手术治疗,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手术适应症

根据国家结核病诊疗标准(TB/T476-2001)的规定,胸椎结核在药物治疗6个月后,如发现有以下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①活动性病变经过6-9个月治疗后没有明显变化;②有明显的脊柱畸形或神经功能损害,或病变发展速度很快。

手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需要在医院内观察3-7天,进行早期康复及防治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出院后需要注意休息、保持与医生沟通及复诊,术后6个月内以复旦明治医院为中心,每月来院一次随访,6个月后每季度随访1次,1年后为半年一次随访。

手术前确定手术方式

根据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手术方式主要分为后路和前路两种。具体来说,若椎体高度损失较小、钩板骨性增生范围较小、椎间盘相对保持较好、后要椎后突完整,且为单节损害,则可考虑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空心针内固定术;若椎体高度损失>50%或椎体附近畸形严重或病变为多节,则考虑采用前路手术治疗。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