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等多种结核病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传播。
结核杆菌在人体内潜伏很久,可能数年或者十几年都没有症状,因此不易被人发现。当感染者免疫力下降或其它因素刺激下,结核杆菌就迅速繁殖,成为活跃结核病菌。
结核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此外,还需配合营养调理与充足的休息。
药物治疗期视病人体质、病程、用药反应而定。一般而言,治疗期最短也要6个月以上,部分重型病例则可能要用药2年以上才能彻底根治。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用药方案执行,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方方面面。
结核病患者一旦开始治疗,观察病情不再恶化,病程缩短,痰菌转阴性(即痰液中的结核杆菌不再被检测出)后,在医生建议下可以考虑停药。但是,病因不彻底清除的话,病变易再发,容易造成复发和扩散的后果。因此,结核病患者在痊愈前必须完成规定疗程的用药,按时按量完全服药。
戒烟、戒酒,保持健康、合理饮食、良好睡眠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通风、避免高密闭环境。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人群密集场所则需特别注意出入口通风、消毒等措施。
建议医学机构要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及时了解结核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