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泵是一种可以通过经皮或静脉途径放置的医疗器械,用于给病人提供可控制的、局部或全身镇痛药物,使其在术后或疾病治疗过程中感觉到最小的疼痛。但当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时,医生会将镇痛泵拿走。这时候,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就是:拿走后多久会痛?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镇痛泵中注入的药物通常为丙泊酚、芬太尼等快速起效的镇痛药物,它们的作用时间在镇痛泵停止输送后几个小时内就会消失。但是,药物消失后可能会因为手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再次出现。因此,在医生确认患者已经可以停止使用镇痛药物后,他们通常会推荐患者家属或者患者在家中持续服用已经开了的善后用药。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术后恢复也有差异。因此,即使在使用镇痛泵期间,疼痛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拿走镇痛泵后,由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治疗的个体差异,病人是有可能会出现疼痛的,而出现疼痛的时间也可能不同。
术后恢复的进度和手术类型也可能影响镇痛泵拿走后的疼痛程度。对于较小的手术,例如普通切口、割伤或磨损等,由于手术创面较小,镇痛药物的作用时间较短,因此可能会在拿走镇痛泵后几个小时或一天后出现疼痛。而对于大型手术,例如开胸手术、肝脏切除等,创面较大,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和镇痛治疗,那么拿走镇痛泵后就可能会出现相对较长时间的疼痛。
为了预防在拿走镇痛泵后的疼痛,需要在镇痛泵拿走之前,医生会开出口服止痛药或者肌肉注射注射止痛药来缓解病人的疼痛,还会给出针对性的术后疼痛预防措施,如提供床位的调节和床垫的改善等。还需要在出院后保持药物的连续使用,过度活动可能使术部主要肌肉和组织受到伤害,因此疼痛和不适可能会增加。
如果病人已经完全康复,拿走镇痛泵后疼痛的风险不会比任何其他较小的术后创伤大。为了尽量避免疼痛的再次出现,最好在拿走镇痛泵后持续服用止痛药,并根据医嘱的建议掌握好术后恢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