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喉部疼痛、咳嗽、高热等。该病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此外,白喉病原体可以存在于病人或者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目前,由于普及了疫苗接种,白喉并不常见,但是对于某些疫苗不普及的地区,仍然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白喉的潜伏期为1至7天,病程大约为1至3个星期。在暴露于病原体之后,症状通常在2天至1周内出现。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病人通常表现出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例如喉咙疼痛、发热、咳嗽、头痛和流涕。
与白喉相关的疾病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当气温逐渐降低时,人们在共享空间时机会增加。在家里、办公室、学校、儿童园等人口密集的场所感染的风险很高。
白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这种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与许多感冒和流感病毒相似。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他或她会释放许多飞沫病原体,通过空气进入周围人的喉部和肺部。这也是为什么建议与感染白喉的人保持5英尺(约1.5米)以上距离并佩戴口罩。
除了飞沫传播,白喉病原体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而使人感染。例如,如果一个人与感染白喉的人分享了餐具或容器,或者亲密接触,例如接吻,那么他们也有可能被感染。
目前,预防白喉的最佳方法是通过接种白喉疫苗。接种疫苗应在儿童期完成,并且可能需要再次接种疫苗来保证免疫力。
此外,应该避免与已经感染白喉的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在他们病发初期。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例如公共交通和办公室等。
此外,保持手部卫生和室内卫生是防止白喉传播的有效措施,可以使用消毒液清洗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并经常清洗手部,如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