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生食山药口感清爽、味道香甜,但是在生食的过程中,山药中的草酸会损害肠道健康。况且在寒冷的冬天,生食山药会伤胃,甚至会引起腹泻、肝肾负担过大等问题,因此蒸煮山药成为了较好的烹饪方式。
对于山药的蒸煮,一般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将山药削皮切丁或切片,然后倒入锅中加水将其加热至沸腾后蒸煮10-15分钟左右即可;第二种是将山药与适量的水先放入锅中,上锅蒸煮,时间要保持在30-40分钟左右,这样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很多人在煮山药时,会先将山药切片或切丁后,加入冷水直接上锅蒸煮,这样的烹饪方式是错误的。因为山药中含有多种物质,有一定的毒性,凉水蒸煮无法将其完全煮熟,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烹饪山药时,首先要将山药削皮后放入温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让其自然泡软,这样可以将山药的刺激物质分解掉。
接下来,将山药放入锅中加水上火,等到水开后,改为中小火煮熟,整个烹调过程需要15分钟左右。如果煮到20分钟的话,山药就容易变得烂糊不清,口感会很差。
为了保证山药的口感和口感,需要我们灵活地掌握烹饪时间。那么,如何判断山药煮熟的时间?
1.观察颜色:当山药煮熟时,颜色会变得透明,且会变得稍微有点发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关火了。
2.算时间:用餐具切一点山药尝一下,如果感觉软糯甜美的话,就说明已经熟了,否则要在锅里再煮1-2分钟。
3.使用力度:用筷子插入山药,轻轻地插下去,用力不要太大,如果插下去还觉得硬的话,就需要再煮2-3分钟。
山药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营养食品,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还含有丰富的山药多糖。山药多糖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降低血糖、调节免疫等作用。此外,山药中的淀粉分子为粘性淀粉,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于稳定血糖、保持肠道健康等都有一定的益处。因此,无论是生食还是烹饪,在适量的情况下,山药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