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藿是一种常见的药材,也是中医常用的药膳材料。在家庭中烹饪羊藿,煮太长时间会影响口感,煮太短时间又容易影响药效。那么,羊藿煮多久合适呢?接下来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羊藿煮时间的长短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羊藿的新鲜程度。新鲜的羊藿煮的时间要比干燥的花草短。
2. 煮羊藿的锅具类型。如果是高压锅,煮羊藿的时间就要缩短,压力锅大概需要20-30分钟就能煮熟。如果是普通的锅煮,大概需要40-60分钟。
3. 煮羊藿的水量。水多的话煮的时间也要相应的增加。
因此,合适的煮羊藿时间应该是根据这些因素调整。一般情况下40-60分钟的煮羊藿时间是比较合适的。
煮羊藿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1. 羊藿必须要洗净,不能留有杂质。
2. 煮羊藿的水温要控制在70℃左右,不能有大的沸腾。
3. 煮羊藿的水不可过多,约为羊藿的两倍。
4. 煮羊藿时,不要盖紧锅盖,这样不利于羊藿中药物成分的挥发。
熟透的羊藿呈绿色,且容易用筷子捅透。
羊藿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喉痹肿痛、毒痈疮流、尿赤水肿等症。
接下来介绍一道简单的煮羊藿食谱:
主要材料:
1.羊藿10克;
2.鸡脯肉200克;
3.姜片、葱节各适量;
调味料:
食盐、料酒、生抽、鸡粉、清汤适量。
制作步骤:
1.将鸡脯肉切成条状,将羊藿放入纱布袋中用清水冲洗干净。
2.热锅凉油,油温微热时加入姜片和葱节,爆香后加入鸡肉翻炒至变色。
3.加入适量的料酒、生抽以及清汤,将装有羊藿的纱布袋铺在鸡肉上,盖上锅盖小火煮30分钟。
4. 最后撒上适量的盐、鸡粉即可。
总之,羊藿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疗药材,在家中制作也非常方便。掌握恰当的煮羊藿时间以及煮羊藿的技巧,更好的发挥它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