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膜性肾病吃激素药要吃多久 膜性肾病需长期激素药治疗

1、什么是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损伤性肾脏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

目前膜性肾病的病因不明。但有研究表明,膜性肾病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异常抗体,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炎症反应和肾功能损伤。

2、激素治疗在膜性肾病中的作用?

激素治疗是目前膜性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小球炎症反应和基底膜通透性改变,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常用的激素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激素治疗是一种剂量递减的过程,治疗时间一般为6-12个月,疗程不应过长。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医生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注意激素剂量和治疗时间的控制。

3、激素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尽管激素治疗在膜性肾病治疗中有效,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注意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生命体征监测。

常见的激素治疗副作用包括:增加感染风险、造成胃肠道不适、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等。长期激素治疗还可能导致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严重后果,因此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定期进行生化指标、骨密度等监测。患者应该遵医嘱合理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

4、激素治疗结束后如何维护?

当患者完成激素治疗后,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肾脏复发的风险。首先是加强运动和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肾脏的代谢能力。其次是注意饮食,尤其是减少盐摄入,控制高血压、高脂肪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患者还应该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疾病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尿蛋白、血压升高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此外,患者还应该遵医嘱定期复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加强治疗。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