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母乳能够为婴儿提供免疫保护,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母乳喂养也有益于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亲子关系。
按需喂养是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则,这意味着母亲需根据婴儿的需求,随时为其哺乳。通常,新生儿需要较频繁的喂养,每日喂养次数约在8-12次,而每次喂养的时间则没有硬性规定,应根据宝宝的饥饿程度和母乳的充分度灵活调整。
在婴儿刚出生时,它需要频繁的吸吮以刺激母体分泌乳汁并建立乳汁分泌的规律。通常,宝宝出生后12-24小时内即可开始吮吸,而首次哺乳应该在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在这个阶段,每日的哺乳次数可能高达12次以上,每次喂养通常会持续10-20分钟,直至婴儿放开乳头或停止吞咽。
初期母乳需求比较稳定,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天内,每次喂养时间和次数都需要保持规律。此时,宝宝的胃也非常小,每次喂养的量通常不超过60毫升或2盎司,因此需要进行频繁的喂养以确保宝宝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婴儿首六个月完全母乳喂养,之后继续母乳喂养并搭配辅食直至两岁以上。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包括降低婴儿患上中耳炎、胃肠道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的风险,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使其更少患上肥胖、糖尿病以及其他慢性病等。同时,持续的母乳喂养也有助于提高妈妈的乳腺保护作用,预防乳腺癌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其需要的营养成分和喂养次数会发生改变。在宝宝开始进食辅食后,母乳的需求会逐渐减少。因此,当宝宝的吃辅食的量逐渐增多时,父母可以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
逐渐减少的过程应该慢慢来,避免过于突然,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和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宝宝需要不断适应新的饮食方式,父母应该耐心引导宝宝适应新的饮食方式。